学生活动

学生如何预防网络诈骗

发布日期:2023-09-26供稿:点击数:

学生如何预防网络诈骗

随着网络、通信科技日益发展,网络诈骗应运而生。所谓网络诈骗,是指通过网络、电话等非接触方式实施诈骗。网络诈骗让很多人受到损失,包括很多学生在内,学生受骗上当主要有以下原因:思想单纯、防范意识较差,贪图虚荣、遇事不够理智,有求于人、交友行事轻率,贪小便宜、急功近利等。因此,对于年轻的经常涉足网络的学生来讲,如何防范网络诈骗是非常重要的,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,面对网络诈骗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?

一、诈骗手段及防诈技巧

(一)校园贷诈骗

诈骗套路:校园贷,又称校园网贷,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。它实际就是翻版的“高利贷”,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上当。不法分子经常通过短信、小卡片等形式,向学生推销“校园贷”业务。

不法分子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件,学生证信息,小额贷款,随借随还,没有繁琐的手续,贷款从几百到几万不等,立等可取。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贪小便宜的心理,很多学生受利益驱使,接受“校园贷”,结果深受其害。

防诈技巧:凡是接到自称贷款平台客服的电话,提到“在校期间贷款记录”、“影响个人征信”、“注销贷款账户”、“清空贷款额度”等关键字时,均为诈骗。不轻信陌生来电,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,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二维码,不轻易将个人资金转入陌生人账户。

(二)刷单诈骗

诈骗套路:网络刷单也是常见的诈骗手段。刷单兼职往往薪酬诱人,又无需经过投简历面试等程序,看起来方便快捷就能赚大钱。

防范技巧:同学们一定要注意,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。不要有“轻轻松松赚大钱”的心理,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。网络刷单违法违规,不要因为小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,远离网络刷单,营造公平的、公正的、健康的网购环境。

(三)通信诈骗

诈骗套路:部分骗子会冒充“老师”或“学校”给同学们打电话或发短信,以资助新同学学费、缴纳生活费、校方返还学费等为名,让学生提供卡号、密码,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;家长们还会收到各类涉及孩子在校情况的短信,比如打生活费、体检结果、核对家庭信息等。

防范技巧:遇到此类事件,首先不要盲目回复,可以先向班主任求证。要对自己的隐私严格保密,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、对任何人都不要同时说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、银行卡号码、银行卡密码。

(四)冒充好友诈骗

诈骗套路:QQ、微信上收到熟识的朋友发来的奇怪消息,称有事需要一笔钱应急,并发送动态视频证明身份,实则对方早已通过盗号得到了好友的一些面部信息,然后通过AI换脸,找到一段视频进行合成,以此来实施诈骗。

防范技巧:不要轻易点击陌生文件、压缩包等,以防遭受病毒攻击,导致账号被盗。与好友聊天乃至视频中涉及借钱、转账问题时,应拨打对方电话进行核实,切不可向陌生账户转账。

二、防范网络诈骗“四要 四不要 六一律”原则

四要:

(一)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确认;

(二)手机和电脑要安装安全软件;

(三)QQ、微信要开启设备锁及账号保护,提高账户安全等级;

(四)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。

四不要:

(一)不要连接陌生WIFI;

(二)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;

(三)不要将支付密码与账号登录密码设为同一个;

(四)不要将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手机号等“四大件”个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机里。

六一律:

(一)接到陌生人电话,只要谈到银行卡的,一律挂掉;

(二)只要谈到“中奖了”的,一律挂掉;

(三)只要谈到“电话转接某某公安局、检察院、法院”的,一律挂掉;

(四)只要谈到“安全账户”的,一律挂掉;

(五)所有短信,凡是让点击链接的、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,一律删掉;

(六)微信陌生人发来的链接,一律不点,如果是熟人、朋友发来的,必须先电话核实。

骗人之心不能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,筑起防诈长城,擦亮防诈慧眼,遇事三思,思量而为,犯罪分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,只要我们多加强预防心理,切实做到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帐,要及时报案。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,应提高警惕,加强防范意识,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,服从校园管理,自觉遵守校纪校规,过安全放心的学生生活

联系电话:0375-3262169(校办)0375-2742575(招生办)

地址:平顶山市平安大道东段东工人镇

Copyright © 2002-2017 2023年最佳在线博彩平台推荐 版权所有